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 二级网站>> 科研网>> 校刊中心>>正文内容
【北音科研】民歌在不同体裁音乐作品中的延展运用
作者:周文娇 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流行演唱学院教师 来源:《北京教育》2022增刊·现代艺术教育 点击: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31日

作者:周文娇 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流行演唱学院教师

文章来源:《北京教育》2022增刊·现代艺术教育

引言

民歌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音乐历史发展长河中经过洗礼与沉淀而保留至今。进入21世纪中国音乐的发展背景中,民歌依旧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元素,以不同的方式被吸收在中国专业音乐与流行音乐等领域。传统民歌是如何被融入到现当代音乐的,本文将选择三首传统经典民歌《茉莉花》(江苏) 、《沂蒙山小调》(山东) 、《对鸟》(浙江) 为例,解析它们在不同体裁音乐作品中的运用,以此为切入点思考与阐释民歌在当代音乐中的传承与发展。

一、民歌《茉莉花》

《茉莉花》是流传于我国江苏并在海内外影响最大的时调小曲, 音乐学家钱仁康先生著文说,其曲谱早在1804 年,就出现在伦敦出版的地理学家约翰 · 巴罗的著作《中国游记》中。钱先生将此曲与稍后(1838 年)在中国出版的由贮香主人 所编《小慧集》收录的工尺谱《鲜花调》相比, 证明二者“记谱也很接近,基本曲调并无二致…”, 这说明《茉莉花》早起曾以《鲜花调》之名广为 流传 [1] 。此曲《茉莉花》版本,由作曲家何仿于 20 世纪 40 年代收集、整理于江苏南京六合,成为“茉莉花”曲目家族成员中影响最大、演出版本 最多的曲目之一 [2] 。如下图谱例 1 所示,该曲调 由四句构成“起、承、转、合”乐段结构,分别 落音徽(sol, 第 4 小节落音)、宫 (do, 第 8 小 节最后落音 )、商 (re, 第 11 小节第 3 音) 、徽 (sol, 第 14 小节最后落音 ),为 A 徵五声调式。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意大利著名作曲家  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使用这首民歌的曲调为主题,由此这首民歌在国外更具有知名度。这部歌剧描写的是中国元朝公主图兰朵的故事,“茉莉花”的旋律象征着图兰朵这一人物形象在歌剧中多次出现,这一旋律第一次完整出现是在歌剧第一幕图兰朵的第一次出现之时,与民歌《茉莉  花》旋律不同的是在五声调式基础上出现了一个偏音(如谱例 2 所示,第 21 小节 F 音) ,两个旋律的不同与这首民歌传播到国外过程中的记谱以及作曲家普契尼接收到这一旋律的音响有关,在此笔者不展开赘述。总之,在这部歌剧中“茉莉花”主题与图兰朵形象紧密相连,每次的出现普契尼都给以不同形式的变化处理表现剧情的发展与情感需要。

二、民歌《沂蒙山小调》

与民歌《茉莉花》不同,《沂蒙山小调》是20 世纪50年代出自我国北方山东临沂费县的一首具有山歌风格小调类型的填词新民歌,当时抗战时期这首民歌的原型曲名为《打黄沙会》,它的曲调吸收传统民歌《十二月调》元素,后来在鲁 西南地区传唱开来,经过不断地传唱与修改最终成为现在歌颂沂蒙家乡与中国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经典民歌。如下方谱例 3 所示,这首民歌为规整 的四乐句,按照起、承、转、合的逻辑关系构成, 四乐句分别落音在“商(re) 、宫 (dol)、羽 (la)、 徵 (sol)”, 所以为徵调式。

《沂蒙山小调》作为山东广为传唱的经典民 歌,某种程度成为山东风格的代表性音乐元素被吸收到很多现当代原创作品中, 例如民族歌剧《沂 蒙山》就是其中之一。这部歌剧依据山东沂蒙山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真实历史创作而成,全剧由栾凯任作曲、黄定山 任导演、王晓岭与李文绪任编剧、王丽达等主演, 首演于2018 年12月19日济南省会大剧院并获得热烈反响。这部歌剧贯穿全曲将这首民歌的元素分解并融化到序曲、幕间曲、前奏、间奏中反复出现,全剧在最后一个咏叹调《沂蒙山、永远的 爹娘》高潮处才完整呈现《沂蒙山小调》旋律变奏。如谱例 4 所示, 这是歌剧序曲中作曲家对《沂 蒙山小调》首次变化呈现。《沂蒙山小调》等山东民歌动机的运用使得这部歌剧成为一部“鲁味” 十足地道的山东风格民族歌剧。

三、民歌《对鸟》

本文要谈论的第三首民歌《对鸟》,是流行于浙江乐清地区的一首放牧山歌。这首民歌以鸟的种类为题进行对唱,歌词四段、每段四句, 问为一段、答为一段,每段四句为起、承、转、 合的逻辑结构,第一段每句结尾如谱例 5 所示, 第 2、4、7、11 小节分别落音在“re、sol、la、 sol”,为 G 徽五声调式,唱词为吴方言字词,例 如“吤呣”(什么) 、阿尼事干(什么事情) 等 [4]。 如下方谱例 5 所示,这是第一段旋律与歌词。这首民歌在 2012 年 11 月 10 日央视一套推出的电视 剧《温州一家人》作为片尾主题曲呈现,这部电 视剧讲述的是温州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历经坎坷成 为跨境成功商人的奋斗历史,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以来的历史变迁。民歌《对鸟》在这部作品中进行了改编,唱词保留了吴方言字词,在演唱方面融合流行音乐与普通话的咬字,节奏运用交错拍并结合临时节奏记号进行相对自由地处理,伴奏背景均为流行音乐形式,使得这首地地道道的放牧山歌与现代剧情完美结合又不失浙江地域民歌色彩。

……

(全文参见《北京教育》2022增刊·现代艺术教育)

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 www.bjcma.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云景南大街68号 邮编:101121
招生办电话:010-60527838、60528885 传真:81532440 对外合作电话:010-60526214
招生办邮箱:cma_zhaoban@163.com 技术支持:webmaster@bjcma.com